白癜风哪些药好 https://m.39.net/pf/a_4440899.html01:12
潮新闻记者章咪佳
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特展:阅读典籍与文脉密码”上,明代画家仇英《独乐图》的高清打印作品展柜,围满了好奇的观众,这个展区除了能看到这张古画的1:1复制件(原作目前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还能在一座微型百草园里进行互动——这里展示了《独乐图》中采药铺场景的部分中草药。五百年前,仇英用写实手法描绘的中草药材,至今仍通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明·仇英《独乐图》(局部)中的采药圃场景。图片来源:clevelandart
这项展示,源于浙大级竺可桢学院神农班同学们的一项跨学科研究。
“最开始我们一眼认出了地里的灵芝。”浙大级竺可桢学院神农班的覃泽华说,发现独乐图的秘密,是在这项“基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农耕文化密码解译”的研究过程中。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后,神农班的同学们对“大系”所有作品中蕴含的“农业”与“耕隐”文化元素,进行了一次系统梳理,以构建一个相关主题的数据库。
在查找图片时,覃泽华和黄成昊、余鑫奎三位同学发现了仇英的《独乐图》。(点击查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收录的《独乐图》高清图)
独乐园是北宋政治家司马光的一座私家宅院。宋神宗统治王安石主持变法时期,作为反对派而被贬谪的司马光,在洛阳城内尊贤坊修建了这座独乐园。司马光撰有《独乐园记》,描绘这座在洛阳的宅园:其中设置了读书堂、弄水轩、钓鱼庵、种竹斋、采药圃、浇花亭、见山台七景,景致素雅,意境悠远。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独乐园都深受推崇,被认为是宋代文人园林的典范。
明代时,画家仇英根据《独乐园记》,创作了《独乐图》。这件画作呈横卷式构图,描绘了司马光《独乐园记》中提到的主要园景。
图中水池东岸的第五景采药圃中,种植了各类草药,共有一百二十畦。畦间开辟了竹径,竹梢交搭形成步廊,尽头结竹为庐。司马光先生就坐在庐中,身下铺着一张虎皮,望着竹外的仙鹤,享受他的独乐之趣。
画中的许多细节严谨、周密,比如竹廊和竹庐是药圃间的避暑场所,劳作之余可在此歇息,画面中围成竹庐的竹子有砍伐的痕迹,将密竹伐疏,更利于通风。
不过仇英对植物生长状态的描绘,并没有完全按照自然规律。比如,同学们一开始发现画面中有灵芝时,就觉得不太符合现实,灵芝通常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不会种植在田埂中。再比如,仇英画了一株明显是石蒜的花,但同时画了叶子,石蒜一般不可能花叶同期。
明·仇英《独乐图》采药圃中的灵芝生长于田埂里。图片来源:clevelandart
明·仇英《独乐图》里画的石蒜花叶同期,这在自然界中很少见。并且同学们研究发现,图中石蒜的叶片画得也不是很准确。图片来源:clevelandart
但是这不影响同学们做一个跨越年的生物科学研究,因为仇英画的植物基本形态特征,基本上都非常准确。
在做植物比对时,大家首先通过观察植物的叶片形状进行分析,比如有一株叶片对生、羽状的草药,就能锁定是草本科的植物。课题组的同学们初步判断,有可能是贯众,这种药材具有清热解毒与驱虫的功效。但是符合这些特征的还有一种蕨类植物,叫骨碎补,是一味活血化瘀的药物。
接下来,同学们通过查找东汉《神农百草经》,明代《本草纲目》图谱进行细致对比,最后确定仇英画的这株是贯众。
神农班的三位同学全面考证了《独乐图》中的采药圃,最后分析、辨别出画作中80%的中草药材。目前对《独乐图》的研究主要在园林景观和文学方面,采药圃中的植物信息从未有人研究过,浙大的这些研究可以说是填补了空白。
明·仇英《独乐图》中采药铺全景。图片来源:clevelandart
同学们还考证了这件作品提拔中的诗词以及钤印。他们特别提到,《独乐图》上有项元汴之孙项禹揆题跋,这幅画曾在项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