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两年时间
杨浦大桥以西2.8公里滨江岸线
褪去“斑斑工业锈迹”
透出新的活力
杨树浦水厂栈桥、工业轨道塔吊
粉黛乱子草、杨树浦咖啡……
越来越多的“打卡网红景点”
受到市民游客追捧
从东码头的“百草园”
到上海船厂的“舟船闻笛”
从水厂栈桥的“舟桥竞渡”
到示范段的“雨水湿地”
杨浦滨江成为市民游客
休憩、摄影、健身的绝佳去处
节假日的客流每天约5千多人
高峰期过万
炎炎夏日,小朋友们来滨江看免费电影
阿姨每天来滨江健身
在大桥“人人屋”服务站量血压看报纸
将要动迁搬离旧居的老伯希望杨浦滨江越来越美,将来还会常回来“遛弯”
杨浦区区长谢坚钢在做客
“夏令热线区长访谈”时承诺:
滨江的美景还将延续
9月底杨浦再开放2.7公里滨江岸线!
打通断点堵点提升亲水体验
新益棉段贯通工程前后对比
2.7公里滨江岸线,原先企业工厂林立、各自封闭。此次贯通工程,这段滨水岸线由许多高桩码头空间组成,蜿蜒曲折,本着保野趣、保自然的原则尽量减少对码头的改动,通过新建连接栈道的方式,解决高桩码头缺口、断点问题。让有趣的空间连接起来,保留现场的工业桁架、吊车等元素。贯通后,游客和市民在水上空间行走时能充分体会到工厂生产状态下的历史情境。
效果图
一年四季这里将有各色品种花卉进入公众视野。在家门口的滨江,我们就能欣赏到崇明水仙、早樱、红花石蒜、无尽夏等美丽的花花草草,当然,少不了最受欢迎的粉黛乱子草这一秋季“网红”植被……
修缮历史建筑做好活化利用
去年年底,2.7公里滨江岸线的跑步道、骑行道、漫步道等“三道”已经贯通,意味着杨浦滨江岸线5.5公里长的“三道”全部打通,不仅是混凝土路面的衔接,该区段独有的19座钢桥也形成了一道特色景观。铁锈色的钢桥呈现出浓厚工业风,市民将来漫步在桥上,可以聆听桥下江水拍打堤岸的声音,观赏江边水生植物,与大自然更为亲近。
杨树浦发电厂*建服务站改造后
2.7公里的岸线上,有中国最早的机器棉纺厂、远东最大制皂厂等百年工业遗存。杨树浦发电厂高耸的烟囱曾被视作进入上海的标志,这是历史遗存保留最好也最具特色的区段。保存下来的塔吊、灰罐、输煤栈道都将“变身”成塔吊吧、体验仓、攀岩坑等公众互动体验项目。话匣妹采访时竟意外地发现这里建好了绿蓠迷宫、互动喷泉和儿童乐园,相信不久的未来这儿就会成为新的亲子“打卡”游乐点。
来杨浦滨江邂逅空间艺术
今年9月,除了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滨江开放,“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将同时在杨浦滨江5.5公里岸线上绽放。
本届空间艺术季首次从室内展走向室外空间,实现将公共艺术作品与城市空间本身的艺术魅力相结合。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将以原上海船厂旧址地区(包括船坞和毛麻仓库)作为本届艺术季的主展展场和展馆,以杨浦滨水公共空间(从秦皇岛路至定海路)作为户外公共艺术作品的延伸展场,呈现的是人与人的相遇、水与岸的相遇、艺术与城市空间的相遇、历史与未来的相遇。国内外建筑大师和艺术创作家将进行创作,向国内外游客呈现一场文化艺术盛宴。
美翻的杨浦滨江无疑将成为
上海新的网红打卡地标
花粉们
记得今年秋天来这里“相遇”吧!
谢坚钢同时透露:根据规划,到年杨浦滨江地区的商业载体将达到万平方左右,还将建设现代化的博物馆、大剧院、音乐厅、美术馆等一批设施。打造包括世界技能博物馆、武术博物馆在内的杨树浦路博物馆群落。希望把杨浦滨江的历史文物,珠链一样串联起来,打造一个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科技与生态高度集约的滨江国际创新带。
区长坐镇盛夏解忧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携手
市民热线及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共同推出《夏令区长访谈》
7月9日——29日
工作日的上午10点到11点半
上海16个区的区长将依次走进直播间
倾听百姓呼声解决痛点难题
上海新闻广播和东广新闻台长三角之声
同步直播
“话匣子”也将带来全方位报道
感谢杨浦供图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