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又走进了电影院,久违的大荧幕,久违的黑暗中的光影,久违的借另一个时空中的故事思考我们这个时空的事故。无论影片是不是叫妙先生,这种感觉都妙不可言。
妙先生是不思凡导演在年前后创作的系列短片故事。其实短片中根本就没有妙先生这个人,电影里也没有对妙先生做过多的讲述,只是说他是所有寻迹者——一群不断追寻世界奥秘的求道者的信仰。那为什么影片还要用“妙先生”来做标题呢?因为他或许其实是不思凡导演的信仰,是他所有创意的源泉,是他思考人性善恶、生命生死的原点。妙先生就好像是不思凡创造出的一个神明,从不出现,却又无处不在。他创造了给人带来灾祸的彼岸花,但同时也创造了解救灾祸、祛除彼岸花的方法。他是世界善恶、因果的来源,这如何不妙呢?
影片不是不思凡亲自导演的,因此丧失了不少这位怪才导演的灵动,不过还是有不少他的影子在。比如影片依然忠实地再现了不思凡表达神秘感的三大场景:原始森林、细密街道、幽深洞窟。依靠原始森林中的隐藏生灵、细密街道随处可见的死角以及幽深洞窟里七拐八绕的通道,表达一种神秘主义的情绪。
影片在宣传中一直主打“暗黑”色彩,但在我看来,其实影片除了片头那个突然杀了弟弟的哥哥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并不怎么暗黑,反而比较光明。它不是在用人性的丑恶在讲故事,而是在用时间、精力在描写人性的善。它所谓的“暗黑”实际上是一种神秘主义,靠世界观、视觉符号聚拢堆砌而成的神秘感。就像《千与千寻》一样,从《小米的森林》到《大护法》和《妙先生》,不思凡系的作品总是在用具有神秘感的事物,让观众心生“这是什么”“它为什么而存在”的疑问,从而循着这些疑问不断追逐下去。
影片在宣传中还主打了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口号——杀好人,救坏人。不看影片的人是理解不了的,看了影片的人很容易理解这句话。彼岸花寄宿于好人的身体中,但却能给周围人带来灾祸,激发除了宿主以外的人的贪恶。祛除彼岸花后,这些人就会恢复,世间也会更好,但代价是这个好人会死。所以影片主人公丁果所做的事就是通过杀一个好人,来解救世间无数坏人。当然,想要祛除彼岸花必须要好人自己心甘情愿才成。
这无疑是影片最有创意的一点,但我认为这也是最有问题的一点。因为它从一开始就磨灭了两难境地,给出了唯一的答案。本来,要不要杀掉一个好人去解救众多坏人,这是丁果遇到的两难,怎么做都有不小的代价。面对两难,丁果做出怎样的选择,正是体现其人性、同时也是体现导演价值观的地方。但影片中的丁果一开始就把杀好人救坏人当成理所应当、习以为常的事情,反而把两难下移给受害者——彼岸花的好人宿主,让他们去抉择要不要献身自己解救他人。他们无论怎么选择,丁果都可以高高在上般予以应对,这让这个充满善恶、生死伦理思辨的影片无法真正尽兴。
同样未尽兴的还有“笑人”的结局。这个人物在妙先生短篇中是个重要人物,从来不笑的他是个好人,但也是个执念的受害者。真正想要救人的丁果,对于“笑人”这个真正值得被救的人,好像除了一场凌乱的打斗以外再无其他。“笑人”最终笑了吗?如果他没有获得“笑”的死,他的“不笑”的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影片是对若干年前的短片的改编和延伸,却迷失在了这种改编和延伸当中。没有能抓住真正扣人心弦的人性,云山雾罩的剧情加上稀里糊涂的剪辑,让影片的神秘主义最终沦为故弄玄虚。所以,距离真正的“杀好人救坏人”,无论是丁果还是影片本身,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点击观看《宋天师聊动漫:远未尽兴的“杀好人救坏人”之旅》,听更多宋天师对本片的点评。
本站对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的评分汇总及本片的位置,点击影片标题可观看本站对该片的影评。
1星游记之风暴法米拉26.92妙先生6.8
点击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