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新手上路
- 1
- 11
- 2020-03-27
|
1#
t
T
发表于 2021-08-28 23:13
|只看楼主
儿童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4793214.html郭沫若,中国近代史上的大文豪, 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他被称为当代李白, 是集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诗人、剧作家、书法家等, 各类名号于一身的奇才, 年6月,是他逝世41周年, 但我们要讲述的不是他, 而是他背后, 一个鲜为人知的日本女人。 她,就是佐藤富子 (郭安娜) 年,她出生于日本望族, 祖父是北海道大学创始人、首届校长, 父亲佐藤右卫门, 参加中日、中俄战争后, 转而信仰基督教,当了传道士。 兄弟姐妹共八人,她是长女, 良好的家庭教育, 培养了她温柔、贤淑、善良的品性。 年,中学毕业后, 母亲未经她同意,就给她操办婚事, 在传统女子都认命、丧失独立的年代, 她却选择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 她坚决拒绝父母包办的婚姻, 并设法出逃, 到医院当起了护士, 立志要将一生都献给慈善事业。 而同样是年, 一个名叫郭沫若的中国男子, 东渡日本留学, 一段异国情缘,就此开篇…… 年, 郭沫若来医院, 看望一位住院的朋友, 她和他,就这样相遇了。 她对他说:“您朋友病得不轻, 若有什么困难可对我说。” 她温婉贞静,一双眼睛, 脉脉含情,顾盼生辉, 他对她一见钟情,但害羞的他, 当时没敢表露自己的心意。 几天后郭沫若终于鼓起勇气写下情书: 医院大门口看见您的时候, 我立刻产生了就好像是, 看到圣母玛利亚那样的心情, 您眉宇间散发着不可思议的洁光, 就好比一轮光华四射的明月, 您的脸放出圣光,您的眼睛会说话, 您的口好像樱桃一样,我爱上了您! 当时的她,还没有爱上他, 而他开始大胆热烈地追求。 两人一个在东京,一个在冈山, 尽管遥隔千里, 但频繁书信来往,使感情迅速升了温。 在短短4个月时间里, 他们连续通信几十次, 最密集时,一星期就有5次通信。 郭沫若坦诚向她诉说他的第一段婚姻。 早在年,20岁的他在父母包办下, 和年长两岁的张琼华结过婚, 仅仅结婚5天后,他就离家出走了, 可是他还并没有解除, 与张琼华的夫妻关系。 他不满被包办的旧式婚姻, 觉得痛苦不堪, 可他的不负责, 却让被封建礼教紧紧束缚的张琼华, 在郭家空守了余生的68年, 一生无子女, 成了封建婚姻的牺牲品。 张琼华和郭沫若母亲 而她正是因为反抗包办婚姻, 医院去当护士的, 此时的她,油然而生一种,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知己感。 初次见你,并不惊艳, 初次相知,无关心动, 怎知日子一长,你便三三两两, 懒懒散散,涌入我心, 她终于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 他献给她一首情诗: 我把你这张爱嘴,比成着一个酒杯, 喝不尽的葡萄美酒, 会使我时常沉醉…… 她为他写道:除你而外, 我是不能再爱别人, 我这个肉体,我这个灵*, 除你而外是不许为任何人所有。 不久后,她就辞去工作与他在一起, 本以为甜蜜幸福的生活开始, 没想到,她的婚姻, 此后却始终笼罩在不幸与悲哀之中! 郭沫若为她取了一个中文名字:郭安娜。 以你之姓,贯我之名, 她欣然接受,终生未改。 可这段恋情遭到她父母的强烈反对, 她家是基督教徒之家, 断然不允许子女, 与一个华人青年自由结婚。 然爱已成痴,药石难医, 她为他不顾一切,和父母断绝联系, 正如她给郭沫若的信中写的这般: “我把父亲丢了,母亲丢了, 国家也丢了…… 这是怎样悲惨的恋爱, 怎样悲惨的缘分哟!” 这段跨国婚姻异常艰辛, 她不仅没得到家族的认可, 而且当时郭沫若是个穷学生, 生活根本得不到保障。 为使丈夫学业有成, 她独自承担所有家务,忙里忙外, 昂贵房租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日子捉襟见肘一贫如洗, 她却毫无抱怨坚持下来, 还为郭沫若哺育了四儿一女。 她义无反顾的爱也给郭沫若, 带去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郭沫若说: 把我从这疯狂的一步救转了的, 怕要算是我和安娜的恋爱吧…… 因为在民国五年的夏秋之交, 有和她的恋爱发生, 我作诗的欲望才认真地发生了出来。 年, 郭沫若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这是中国新诗奠基之作, 郭沫若也因而成为, 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 他把她比做维纳斯, 诗集中的《新月与白云》《别离》等, 都是为她所做。 郭沫若还在译作巨著《浮士德》扉页中, 用德语写道:献给我永远的恋人安娜。 年,她随他一起回到中国, 郭沫若弃笔从戎参加北伐, 失败后他受到通缉, 不得不举家逃回日本, 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流亡生涯。 当你一贫如洗时, 我将是你最后的行李。 在这10年里, 她心甘情愿地为他付出所有, 她把宅前的空地开辟成菜园兼花园, 还养了一群鸡鸭维持生计, 时时刻刻陪伴在丈夫左右, 鼓励他,安慰他,支持他, 这段最艰难的日子里, 她给了他最好的照顾和慰藉。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 郭沫若得以潜心治学, 也因此取得了彪炳史册的成就, 他先后出版了《甲骨文字研究》、 《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等专著。 七七事变后,郭沫若不愿留在日本, 决心回国参加抗战, 他告别安娜和孩子们, 说:待到解放再相聚。 然后便独自一人, 登上驶回祖国的海轮。 郭沫若秘密归国的消息很快传开, 日本当局恼羞成怒, 立即对郭沫若日本住所进行彻底搜查, 郭沫若没找到, 但她以“间谍”之名被逮捕。 她在牢房里被囚禁了20多天, 柔弱的她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他们紧紧地揪住我的头发, 把我掀翻在地,又狠命地把头触地, 发出嘭嘭的沉闷的声响, 我的头疼得像要炸裂开来了, 继而又昏沉沉的,什么都不知道了……” 每次被*打,她会在心里暗暗祈祷, 早日见到夫君郭沫若, 一想到他她就涌出无限力量, 觉得一切都可以挺过去。 日本*部, 强令她让几个孩子都加入日本国籍, 可她却坚决不从,严词拒绝: 我的孩子就是中国血统。 原来在她温婉外表下, 藏着的竟是气节和刚强。 后来终于释放, 为养活孩子她独自挑起生活重担。 她跑50里山路到山村采购柿子、石蒜、 背到镇上贩卖。 冬天腌萝卜干卖钱, 她的手天天浸在冷水中,手背肿裂。 她还替人洗衣裳, 在闷热的作坊里熬制襁糊…… 她用瘦弱的肩膀,独自一人, 为子女们撑起了一个未来。 孩子们不仅活了下来, 还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年8月15日, 传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 欣喜若狂的她, 特意翻出一件20多岁时穿的和服, 同五个孩子照了一张合影, 作为中国胜利的纪念。 女儿夸赞着说:“妈妈穿上和服, 就更像圣母玛丽亚了!” 她一时发愣,随即快乐地笑道: “是吗?你爹爹过去也是这么说的。” 年,一个日本朋友从中国回日本, 带给她郭沫若的一封信和数百美元, 她从朋友口中得知, 郭沫若在香港,离开她后新欢络绎, 还重新组建了家庭, 她惊呆了: 9年的苦等,竟是*粱一梦?! 她怎么都不敢相信。 为了得到他亲口承认, 她携儿带女西渡大洋万里寻夫。 我爱你, 如鲸向海,似鸟投林, 不可避免,退无可退。 郭沫若与第三任妻子于立群 当她千里迢遥赶来, 怎想良人竟已是他人! 她在香港九龙山林道的一幢小楼, 找到了他, 只看了一眼便热泪盈眶, 她有许多话不知该从何说, 可当她看到他身边站着的年轻女子, 和大大小小五个孩子, 她什么话也不想说了…… 21年的默默支持,11年的痴痴等待, 竟是这样的结果! 心中翻江倒海,泪水忍不住喷涌, 就在快要崩溃之际, 她心酸地启了口:“我走……” 短短两个字,却几乎, 花光了她一生的力气。 郭沫若与第三任妻子于立群及子女 黯然离开,她痛不欲生, 决定去台湾同长子一起生活, 让时间来治愈伤口。 建国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照下, 她加入中国籍,带领儿女们回国, 定居于中国大连, 孩子们也都加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年郭沫若病危, 85岁的她得知后,不忘夫妻之情, 从大连赶到北京探望他, 可郭沫若却对她冷冷淡淡。 多少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可你,却早已把我抛弃, 抛弃在那遥远的时光里…… 当年6月12日郭沫若逝世, 她的二儿子郭博, 在记者面前这样评价父亲: “对于家庭,郭沫若是个罪人。” 一言既出,四座皆惊。 之后的她,很少与他人来往, 也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 每年都会回日本探亲一次, 只是短短的几天停留。 她不止一次地跟人说: 要死在中国,埋骨在中国, 因为我是中国人的媳妇。 年,90岁高龄的她, 被推选为全国*协委员。 此后十年,孤孤寂寂,平平淡淡, 年,带着一身爱的伤痕, 她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在中国上海逝世,享年岁…… 而在她的枕边, 还放着郭沫若写给她的多封情书。 去世前, 她还将自己仅有的万日元, 全部捐给了中国, 捐给了这个因为郭沫若, 而与她一生结缘的国度。 她爱他, 愿为他含辛茹苦, 愿为他生儿育女, 愿支持他的事业, 为他扫清身后所有的顾虑。 她爱他, 奋不顾身、自断后路, 甚至连自己的国与家都不要了! 她的坚贞,她的勇敢, 她的执着,她的深情, 足以感天动地! 她波澜起伏的一生早已结束, 但她对郭沫若的爱,对中国的爱, 必将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延续下去。 在中国, 比起文化名人郭沫若, 我们更愿记住他的妻子,郭安娜。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发朋友圈无需授权;任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