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杨进云兰花 [复制链接]

1#

兰花

◎杨进云

无意间翻到一幅兰花的图片,一株兰,细叶劲挺,素花朝天,不沾土气,喜欢得不得了,觉得像偶遇了前世的友人一般的亲切!于是想,这一生,虽然和兰花虽然没有朝夕相处的缘分,却心意能通,君子之交,也是一样的知音。于是在案前躇踌再三,就有了这一篇兰花的文字。

在红尘中打滚,鸡零狗碎,温饱衣食,日子过得总像市侩的作为,心里,却总喜欢那些清丽脱俗的事物。比如荷花,常能见到,在一池清水中潋滟;比如竹,多年前费了心思,在老屋门前所植的竹子,早已郁郁葱葱地长成了一片竹林;再比如菊,门前所余的土地不多,就在竹林下种了一丛,年年都开,经风斗霜,花开空自开,却没有时间去看,更没有闲功夫去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趣。而兰花的清高,不流俗,觉得更应该是值得从心底敬重的物事。

兰花在我的印象里,是不可触摸的,所以觉得如果想要养一株兰花,得是一件大事情。须得有明月、有清风、有清泉,有柴扉青山、有悠闲的时光。我见天匆忙,烟火味重,和这么清雅的物事确实难以为伴,只好在偶得闲暇时,看看它的图片,仰慕一下它的神韵,便觉得是日光恬静的关于时光的享受。平日里,时间虽然被各种各样纷乱的柴米油盐占满,却至始至终,愿意在心底为兰花留一寸清静之地,让它在其中轻盈翩跹,轻盈舞蹈。

其实,记忆最早一次看到兰花的图片,是在绛帐高中读书时。年关将至,学校门口常来兜售名信片的商贩。那时过年,关系要好的同学们都会互赠名信片祝贺,一张硬纸卡,印上各种精美的图案,背面留有写文字的格子,可以写上各种想说的话。在同学们的围观拥挤下,我从一排排颜色各异的裤腿布之间,看到了一组有兰花图案的名信片,那狭长墨绿的叶子,飘逸洒脱,叶间一朵像绿玉雕琢而成的花朵,夹着一点猩红的花舌,给人一种清逸,卓尔不群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兰花的样子,但是一眼千年,也许是就是这一经意间的一瞥,让我对兰顿生倾慕,从此心心念念,有了半生的追逐。

读过贾平凹老师写的一篇关于兰花的文章。读到在山谷之中,爱兰的父亲制止儿子要动手采挖兰花的情节时,就有一些莫名的感动从心底由然而生。兰是山谷的精灵,在深山幽谷之中,兰才得自然的率真之趣,采挖了植入花盆,就成了俗人的玩物。真正爱兰的人,当然不肯让自己真心爱着的物事,在烟火味中渐渐变得俗不可耐。秦岭的群山之中确实多野生的兰花,但因为住的地方离山远,也一直没有机会去看山、看兰,和山谷中自由生长着的兰花偶遇,就只好一直在梦里停留。在南方生活时,每年的年节都有花市,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地方,各种花反反复复地开满了整个花市。寓居的地方不远就有一个花市,每年春节前开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于是我年年都会去花市转悠。有一年,在卖花的案台上,居然看到了几盆兰花,精心侍养的兰花,叶如碧玉,带着点紫色气息的红花一串串开得浓艳。问过卖花的主人,说是蝴蝶兰,因为好养,花朵多繁密,显得富贵,多受人喜爱。我回过头,暗忖:花开得虽然多了,却少了兰的清高幽远的感觉。

等到多年后在北地再落脚,和一个认识不久的朋友闲聊,不知道怎么就扯到兰花上面了。朋友居然也喜欢养花,聊得投机,他说:兰花难养,但今年秋天刚好育成了一些君子兰的花苗,送你几株。朋友心情好,我自然不能扫兴。没几天,便收到一个深绿色的花盆,里面种了三棵君子兰的花苗,每株只有一片叶子,叶片硬挺,色泽浓绿。于是小心翼翼地捧了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但查了一下君子兰的养殖方法,好像不能太阳直照,就给玻璃上又蒙了一层透明的玻璃纸,以减弱光线的强度。只是过了几个月,叶子却不见长,一直是一片叶子,直挺挺地挺着。其实君子兰并不是兰花一属,属石蒜科,但它必定有一个兰字在。

兰花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而且种类繁多,历来是高洁典雅的象征。我对兰花多有仰慕,却只愿神交,亦秉性故也!曰: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年1月23日于扶风

作者简介

杨进云,陕西省扶风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青年文学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扶风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百余篇(首)散文、诗歌发表于各类纸刊,获省、市、县各类文学奖项二十余次。散文《野枣情思》入选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概念阅读(现代文拓展训练)》七年级教辅。著有散文集《时光折叠》,杂文集《临窗说话》,诗集《左手指月》。

联系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