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日本人缘何如此痴迷三国演义背后的原因
TUhjnbcbe - 2023/9/11 21:17:00

年,日本NHK电视台决意引进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年播出的84集大型连续剧《三国演义》。为此日本电视台不惜砸下重金,开出了一个让当时中央电视台无法拒绝的价格——每集一万美元只播出一次。

要知道按照当时的汇率,一集的价格接近9万元人民币。而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形容在改革开放中富起来的中国最富裕家庭的最时髦称呼是——“万元户”。一集的价格可以覆盖8-9个中国最富裕家庭的总收入,而这部电视剧有八十多集,足可见这在当时确是一笔“重金”。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三国演义》的拍摄中,像唐国强这样的核心男一号级别的演员,一集的收入也不过元。男一号唐国强在整部剧的全部收入也不过日本电视购买一集成本的四分之一。

不仅如此,《三国演义》在日本播出后,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观看热潮,在全剧结束后,日本观众纷纷强烈要求电视台重播。可电视台同样左右为难,一方面重播需要继续购买新的版权费用,另一方面当时的日本电视台并没有重复播放同一部电视剧的先河。最终,此事甚至惊动了同样作为“三国粉”的日本明仁天皇,在观众的强烈要求和天皇的过问之下,电视台最终决定再次向中央电视台购买并重播此剧。据说在此剧重播时,甚至一度引发日本家庭录制设备的断货——很多人都想趁电视台重播,自行录制电视剧内容,以便随时观看。

然而,要想理解日本人这些疯狂举动背后的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

在“三国文化”进入日本的几百年间,日本人对于“三国文化”的推崇,或许远远超过很多中国人的想象。

一、“三国文化”进入日本并广泛传播的历史

一般认为,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14世纪后期)的罗贯中根据此前数代的三国志作品汇总并改编而成。

然而考证日本三国文化的起源,其源头却并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例如在日本南北朝时期(约中国元朝时期)成书的日本著述《太平记》中,就已经出现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节描述。同时《太平记》在描写魏蜀两国五丈原对阵时,甚至出现了历史硬伤,称曹操派司马懿与刘备派去的诸葛亮在五丈原对抗,实际上此时的曹操与刘备皆已亡故,实际此时魏蜀两国已是曹叡与刘禅分别掌权。

由此可见,三国故事在日本的流传的源头极有可能是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远早于罗贯中。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成书,三国故事在中国日益为大众所熟悉的同时,也推动了日本三国文化的进一步扩散。

根据现有的资料考证,大约在日本江户时代初期的庆长九年(年,对应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已经在日本出现了关于罗贯中《三国演义》一书的明确记载。此后的年(对应明朝万历四十四年),江户幕府的缔造者德川家康逝世前,仍叮嘱要将《三国演义》一书作为他的陪葬。也充分印证了当时三国文化在日本大名、武士阶层和知识分子中的流行。

此后,直到日本元禄年间(大约中国清康熙年间),日本天龙寺的僧侣以日语全文通译了《三国演义》一书,书中的很多情节被日本的歌舞伎和落语(单口相声)吸收利用,开始在民间传播。直到日本天保年间(大约是中国清道光年间),日本画家葛饰戴斗(近藤文雄)绘制完成75册的《绘本通俗三国志》,以图画的形式,将三国演义的内容在平民中间广泛普及,自此三国文化开始全面、广泛深入日本社会的每个角落,受到一代又一代日本民众的推崇,这一热潮延续至今。

二、日本社会极度推崇“三国文化”的原因

在日本社会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在传入日本的几百年里备受推崇且经久不息,而作为对比,可能更为中国人喜欢的《红楼梦》在日本却无人问津,其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远远不如《三国演义》。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三国演义》大开大合、群雄逐鹿的大场面*事对垒以及波诡云谲、起承转折的超广角权谋争斗,满足了岛国人民的心理需求。

日本幕府时代的权力争斗,在狭窄的岛国土地上,所谓战争如同挖耳勺里炒芝麻——折腾不开。充满了菜鸡互啄的局促感,久而久之岛国人民对这种“村长互殴式”的幕府争斗充满了厌倦感。而《三国演义》的宏观权谋和战争,正满足了岛国人民的心理需求,进而获得极力追捧。

不仅如此,在真实的日本历史上,《三国演义》甚至会被当作*事作战指南,例如在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三方原之战中,德川家康正是靠领悟并模仿诸葛亮的空城计,才使武田信玄中计并败北。

其次,相对于日本流行的《源氏物语》一类的文学作品,传统日本社会已经对优雅贵族的恋爱等戏码感到厌倦,《三国演义》中狡诈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等角色,给予了他们在文学形象上满满的新鲜感。同时对于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性格的刻画,很易使读者联想起日本战国时代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人物。同时对于实力最弱的刘备的同情也往往在不经意间转移并映照到了日本民众对鎌仓时代的悲剧英雄源义经的同情心理,从而使人物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第三,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三国演义》在日本的流传过程中,日本的创作者为迎合本土读者的喜好,将三国人物进行本土化改造,以日本百姓熟悉的模样进行“日本化”再创造。尤其是在葛饰戴斗的《绘本通俗三国志》里,三国人物无论其长相还是服装很多都被改造成了日本武士的面貌。这进一步增加了在日本的流行深度和广度。

三、“三国文化”在日本的持续流行

实际上,三国文化在日本的流行,虽然从明朝时起已经持续数百年,但其热度始终不减。例如,前面提到的94版《三国演义》,甚至在时隔20多年后,于年被日本的SUN电视台再度引进和播放,仍然引起了高度的讨论。同时在由“三国文化”延伸产生的游戏和动漫等题材上,日本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甚至远远超越中国,其中较为知名的如《热血三国志》、《真·三国无双系列》等等,也成功取得中国玩家的高度认可。

四、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然,我们始终认为文化的交流是值得我们积极提倡和鼓励的。诸如“三国”题材这样的文化输入也正是我们在当今提出“文化自信”的历史底气,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明让我们在文化上可以足够自信。

文化自信来自历史积淀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该清楚意识到,文化交流和文化输出的前提在于我们要牢牢把握文化的解释权,如果过度放任由他人解读我们的文化,那就很难避免出现扭曲和误解,甚至故意而为的“魔改”,这些将会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最大的伤害。就像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介绍过的石蒜对这朵花的误解,正是日本文化入侵的实例,我们要怎么做?,如果我们不能掌握对文化的解释,则难免会被过度解读甚至附加上与我们的传统毫不相干的东西,而这就是对我们文化的扭曲,甚至可以称之为文化入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人缘何如此痴迷三国演义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