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可能引入电竞产业,来到李窑村的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眼下最火热的产业,为何看上了这个不知名的小村庄?
的确,不久以前的李窑村里只有旧砖旧墙,年轻人越来越少,留下的农民要为农产品滞销而发愁。在上海这座第一产业占GDP不到1%的国际大都市,偏安奉贤青村镇的村子,无论资源还是区位都不占优。
如今,小村迎来蝶变,房前屋后小桥流水,处处可循年砖窑文化的踪迹,民宿、餐厅、培训基地不日将入驻,展示“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示范,为当地村民创造更多增收渠道。这一切,得益于“王牌”——上海市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试点。
戚颖璞摄
基础设施跟着业态“走”
青砖粉墙配瓦窑,竹篱笆旁绿树红花,堂前河流蜿蜒而过,水生植物郁郁葱葱……李窑村处处可见勃勃生机,当地人指着一排改造完的空房子:“这里以后会引入新产业,吸引很多年轻人。我们都想好了,还给以后的年轻租客配建了足球场、篮球场。”
先规划,再设计,最后施工落地,是李窑村进行乡村振兴建设一以贯之的思路。“乡村做规划,不能一张图纸画好挂在墙上,做出来却是另一幅样子,甚至变成房地产开发。”一位乡村规划专家告诉记者,要想乡村振兴,就得规划为先,一张蓝图干到底。
这里的规划,并不单单指建筑布局,还有产业定位。它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造血机制。
李窑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徐美凤说,李窑村和吴房村分处青村镇东西。进入市首批乡村振兴试点后,吴房村在地标性农产品“奉贤黄桃”上做文章,之后迅速“破圈”,不但吸引了外省市前来观摩学习,而且农民收入三年翻了两番。
青村镇静下心来反复思索:“吴房模式”不能完全照搬,李窑村要挖掘自己的特色、取长补短、错位发展。于是青村镇组建“李窑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领导小组”,制定《李窑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着力提升吴房村“头牌”、李窑村“王牌”效应。
吴房村有黄桃,李窑村的水稻也不逊色。它紧靠青村镇核心区,可以承接青溪老街的景区资源,更有传承年的砖窑文化。
“在农业上,我们打造多亩水稻、百亩菊花园、全市唯一的石蒜花试种基地。”徐美凤介绍。
发展农业,不止是强农业本身。依托“生态+文化+产业”,李窑村加强和老街建设的深度融合,促进农区、园区、镇区“三区”联动,推动产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突出文化特色,围绕砖窑文化发展相关产业链,如青溪书院等,再搭配青村剪纸、打莲湘、杜瓜粉制作等民间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规划在前,很多细节也考虑得长远,基础设施跟着业态走。因为一边招商一边建设,定位做民宿的民房,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独立卫浴。接下来,村里还计划打造水上线路,让青溪古镇的手摇船一路摇到李窑村,把人气引进来。
民房更新“开门”做改造
青砖黛瓦、小桥流水,是江南村落的特有风貌,上海也不例外。虽有吴房村“珠玉在前”,但李窑村没有简单复制,而是挖掘历史底蕴,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避免了“千村一面”。
改造后的李窑村,随处可见砖窑特色。普通民房围墙的花窗,镶嵌了瓦片做造型;两座新建桥梁中,就有一座是用从旧屋子收集下来的砖窑进行装饰。村子里还有一处百年古桥,用长方条形花岗石砌成,被评为全国不可移动文物。
具有砖窑文化特色的围墙和桥梁
这些风貌,与李窑村的历史密不可分。明朝末年,西渡李家阁李氏家族李天培一支南迁青溪东南,置田造屋,开砖窑多座,所产青砖因量大质优而闻名遐迩。结合产业腾退,如今的村子不再烧窑,但窑文化以另外的形态被传承了下来。
李窑村的工程进展很快,仅用时四个月。“有了吴房村的经验积累,我们从一开始就心里有底,难点和问题最容易在哪里出现。”施工方中交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乡村振兴事业部总经理曹峥说。
和过去不同,李窑村的民房更新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如何平衡民房改造和村民意愿,也是一个难点。”曹峥坦言,从专业角度,用旧砖旧瓦点缀,更能凸显房子的历史特色,但老百姓更喜欢全新的房屋。
最后,项目部决定“开门”做施工,让村民充分参与到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额外的改造需求,比如修缮门窗、砌筑围墙、处理漏水、翻新地坪是常有的事。
“村民的生活智慧确实给了我们很多灵感。”一位项目经理说道,在设计师图纸上,民房屋顶铺的是青瓦,下方种着一片绿植。有村民质疑,一到下雨天,雨滴径直注入绿植,很容易涝死。于是,项目部就把绿植换成了草沟,铺上鹅卵石,达到排水效果。
“样板间”效应加快土地流转
民房改造并不是一帆风顺。李窑村民房有两百多处,但最初,项目部接到的改造任务只有80多处。
民房改造是为了把村民空余的房子流转出来,用于引入产业项目。很多村民担心土地流转划不划算,态度十分迟疑,不愿在返修协议上签名。
这时,吴房村的“样板间”效应和改造试点起到了关键作用。吴房村村民把土地和房屋流转出去后,不仅有流转费收入、租金收入,现在还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72岁的杨勤芳,是李窑村第一批签约房屋流转的村民。短短几个月,自家房屋焕然一新。杨阿姨告诉记者,以前住在镇上的孙女不愿来乡下,觉得蚊子多、环境差,现在不光要来,还会到处拍照晒朋友圈。
更让她开心的是,自家增收了不少。以前,杨勤芳夫妻会把一部分房屋用于出租,每年收租一万多元。如今楼房改造好,经过土地流转引入新业态,一年租金可达5万多元,成了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看到杨阿姨家的巨大变化,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土地流转的队伍,如今有意向的户数翻了一番,达到多户。“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好了。”杨勤芳说。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何语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