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王者之香兰花
TUhjnbcbe - 2024/12/26 16:06:00

兰,极具观赏价值,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那飘逸俊芳、棱角细腻的叶片;那高洁淡雅、如梦如幻的花朵;那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深受国人所珍爱,被誉为“王者之香”、“花中君子”。

中国地域广阔,兰花资源极其丰富,除了东北、西北之外,各个省区都有不同种类的兰属植物,分布种类最多的是云南、四川和台湾省。中国兰花,有五大类品种: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寒兰等。

兰,枝叶俊俏、花色秀美,叶以嫩绿、黄绿、墨绿居多,花有白、绿、黄、褐、红、紫等色。兰花的香气,清而不浊、淡而不腻。置几盆兰花,点缀室内,花开之日,幽香四溢。兰花的叶子,终年鲜绿,姿态优美,即使不是花期,也生机盎然,像是一件鲜活的艺术品。

兰花喜阴、喜湿润,宜空气流通的环境。老夫就养过两盆兰花,叫小神童,属于建兰的亚种。开花时,金黄灿烂、芳香入脾。因喜爱而不断浇水,导致烂根而死,这让我心疼不已。遂发誓,再也不养兰花。

有很多花卉,也叫“兰”,但却不是兰。比如,鹤望兰,就不是兰,属于旅人蕉科的植物。吊兰,也不是兰,属于百合科。蝴蝶兰从严格意义上说,也不属于兰花。米兰虽然有兰名,而非兰实,是一种木本植物,开花类似小米粒。君子兰虽然叫兰,是石蒜科,也不是兰花。它原产于非洲,后传入欧洲和日本。30年代日本将此花赠送给伪满洲国的溥仪。40年代中期,君子兰从长春等地逐渐向全国普及。

兰花具有食用价值,香气清洌、醇正,也可用来熏茶;还可做汤等菜肴。兰花可入药。其性平,味辛甘,有养阴润肺、清热解毒等功效。当然,在我们北方,兰花只能是欣赏而已。

关于兰,古籍中记载非常多。《诗经》里就有:“士与女,方秉兰兮”的句子;屈原喜爱兰花:“余既滋兰之九豌兮,又树蕙之百亩”。孔子将兰花比喻人:“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周易》上也有:“同心之言,其嗅加兰”。

但,让大家失望了,其实,那还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兰”,那是一种野地里的香草。兰,走入民间从人工栽培开始。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草为主,从宫廷开始养育培植,形成今天的兰花。据载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已在浙江绍兴的诸山种兰。

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私家园林,用于点缀庭院。在当时,兰花非常多见,涉及兰的著作就更多了。刘向在《说苑》中有“十步之内必有芳兰”的说法。晋朝张华描写北方景色,有“兰蕙缘清渠,繁华荫绿渚”之句。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从宋代以后至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有关兰花的书籍很多,著名的《金漳兰谱》、《兰谱奥法》就是专门研究兰花的典籍;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兰蕙同心录》、《艺兰四说》,以及建国后的《兰蕙小史》、《中国兰花》等书,都有着对兰花的详细记述。

正是兰的显赫地位和独特风韵,历代名人爱兰者甚众。唐太宗李世民是喜爱兰花的皇帝,他常在上幸宛中观赏兰花,并写有《芳兰》诗:“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代诗人王维养兰成癖,并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开创了瓷盆养兰先例。

书法家王羲之喜欢兰花,留下了“微音选泳,馥为若兰”等咏兰名句。元代一件稀世名瓷青花四爱图梅瓶,就有“王羲之爱兰”图。

关于兰花,也有很多故事和佳话。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喜欢兰,有一回,他云游各地,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兰花。弟子们一时疏忽,使花盆破碎、花枝狼藉。得知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之余更是如醍醐灌顶,顿时大彻大悟……

明朝正德皇帝南巡,在兰荫山的兰荫寺,闻到了一股兰花的幽香。众侍臣顺着幽香,找到了一个小香炉。原来,小香炉曾经是栽兰花的。皇帝遂命内侍取来文房四宝,题写“兰荫深处”。至今兰荫山石壁上还留有御题石刻:“兰荫深处。”

鲁迅家里几代人都喜爱兰花,在至日本友人信中讲到“我的曾祖父曾经栽培过许多兰花,还特地为此盖了三间房子”。

朱德总司令生前酷爱兰花,即使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也忘不了兰花。建国后,爱兰、养兰,并向国家捐赠了大量兰花。

周恩来总理也酷爱兰花,年,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日本松村谦三先生。周总理深知先生的爱好,在杭州苗圃挑一盆绍兴选出的名兰,送给了他。

对于中国历代文人画家来说,兰是一个文化的符号,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载体,借助“兰”,把自己的情趣、美感、个性发挥到了极致。从唐代开始,大量的咏“兰”诗出现,及宋至清,更是数不胜数、繁盛不懈。比如:


  春庄唐代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兰溪唐代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春兰宋代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兰元代张羽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兰明代董其昌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咏同心兰清代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北宋开始,兰花绘画也逐渐发展起来了,画兰名家迭起辈出。目前保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最早兰花画卷,是北宋宫廷画家的一幅蕙兰水彩工笔纨扇画。另两幅保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是南宋末年著名画家赵孟坚的真迹《墨兰图》和宋末元郑思肖的《墨兰图》。


  明代书画家文征明、徐渭、郑板桥都是画兰花的高手,创作了许多出色的作品。文征明《兰竹石图》、清代郑板桥《兰竹图》都是著名的兰花绘画。


  兰花,不仅入画,也进了邮票。年12月,我国正式发行了《中国兰花》邮票。设计者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指点下,选取了形态各异,最有代表性的珍贵品种作为图案。邮票画面上历代名人的咏兰诗,均由我国著名书法家、人民美术出版社沈鹏题写。


  年在全国十大名花评选中,兰花仅次于梅花、牡丹、菊花,名列第四,被龙岩市、宜兰市、贵阳市、保山市选定为市花。如今,兰花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一种绿色股票,在网络资讯日趋发达的今天,极具种植养殖的观赏价值和投资收藏的经济价值。


  其实,人们欣赏兰花,早已不限于花本身,而是醉心于兰花所代表的精神。兰花象征着美女、君子,代表着高尚廉洁、淡泊典雅、忠贞不渝、质朴坚韧……


  所以,用“兰”命名的事物也非常多:"兰章"喻诗文之美,"兰交"喻纯洁友谊,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


  人名叫“兰”的,也很多。与梅不同,梅似乎有着“冷艳俊俏,高洁热烈”的个性,而兰则别具“清雅淡柔、旖旎平和”的气质,甚至带有几分神秘感。曾看过很多电影电视剧,里面善良、宽容、善解人意的女主角往往都叫兰。有意思的是,一些谍战片里神秘的女主角也都叫“**兰”。


  笔者对叫“兰”的女士,一直有一种本能的好感,不敢说叫“兰”的女人,个个“温柔贤惠、善解人意”,但是,至少很难有张狂跋扈之辈吧?

嘿嘿,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者之香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