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先生”不是一个人,是一个世界,是一种信仰。
他可以由任意物质构成,他也可以存在于任何地方。大到彼岸花开遍山野,小到人心中那投射进去的一小颗恶的孢子。
一条恶性循环的路圈住了这个世界,彼岸花、冰纨玉、火蝉,既是互相制约之物,又是互相解救之物。
彼岸花增长人类贪婪的欲望,为了获得冰纨玉满足欲望,人们下水去捞得了苦寒症,而苦寒症唯有火蝉蜕可以治疗,为了获得火蝉蜕,又开始大量捕杀火蝉,从而助长了彼岸花的繁衍。
90分钟的片长,讲述几个人“行”的故事:寻迹者丁果和师父在寻找彼岸花宿主,想要结束世界悲剧的时候,与红衣姑娘殷凤不打不相识,二人对善恶、信仰的理解虽不相同,最终殊途同归一起带着彼岸花拯救世界。
在这部片子中有着类似《三体》的设定,同时也是非常多文学作品、动漫作品中一再体现和探讨的: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究竟应不应该存在。
虽是从剧中人的“行”推衍剧情,讲述的内核却是“道”是“侠”,是一部纯正的东方内核动画。
殷凤解决办法是毁灭性的,即“将出现的问题全部消灭,既然彼岸花会毁灭世界,那么被彼岸花寄宿的人,必须杀掉”;而丁果从妙先生那里获得重生,已经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他希望能用“舍生取义”的办法,牺牲一小部分人去解救更多的人。
也就是片中两人一起在雨中讨论的“杀好人,救坏人”的全片内核。
这是一部非常成人向的动画作品,甚至可以说是一部暗黑向的致郁电影,影片通过构建“杀好人救坏人”的离奇世界来探讨现实善恶。但却并未对善恶下定义,影片着力点在于对人性的思考与挖掘。
影片中各种隐喻大胆深刻,比如“彼岸花”“鸭子”等,既折射了现实,也展现了人性黑暗面,是一部只有成年人可以看懂的“暗黑童话”。
原以为神秘人带着一群鸭子说的那句“我是来找鸭子的”会是台词上的疏漏,然而在最后几幕中,成群结队的肥腻鸭子摇摇摆摆走满整个画面时,简直不寒而栗。
电影《妙先生》中有一个简单却又别扭的公式:杀一个好人,可以拯救一群坏人。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有一种叫寻迹者的人,他们洞悉这个世界运转的秘密。
只要将彼岸花的宿主——好人杀死,取走彼岸花,使坏人心中的恶念散尽,如人间炼狱般的村子便会重新兴旺起来。
在这样一种古怪的游戏规则下,让人类绞尽脑汁的所谓电车难题,好像也不攻自破了。
然而那个即将被撞死的可怜人,他的死却不是由电车司机决定的,而是他自己。
这是《妙先生》中第一个折磨人的地方:在寻迹者丁果和他师父梁老头的规则下,每个无辜的好人,他必须自己决定死还是不死。
如果他愿意去死,丁果会痛快地解决他,那些因为彼岸花而变坏的人们,通常都会变好起来;如果他不愿意去死,丁果绝不会为难他,村子里的生活一切照旧,人们忍着寒*的剧痛一辈子在蝇营狗苟中相互残害……
那么,如果你是彼岸花的宿主,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好人,你愿意为拯救全村人牺牲自己的生命吗?
和《大护法》一样,《妙先生》作为其姊妹片,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现实的高度概括和奇幻化的提炼,彩条屋在制作自己的特色奇幻现实主义动画这块已经颇具风格,市面上几部口碑非常好的动漫作品都源于他家。
搭配本就以“脑洞”著称的不思凡的蓝本故事,思索与探寻、怀疑与抗争,不仅是不思凡长年以来动画创作的主题,同时也深深地镌刻进其动画作品的肌理中。曾任霹雳布袋戏编剧的三弦坐镇本剧编剧一职,将多元化的创作视角融入其中。
无论如何,国产动画电影的进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影迷审美口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动画电影人再接再厉。
或许这部《妙先生》达不到再创高峰的目的,但势必也会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坚实积累,为后续的创作乃至爆发提供养分和动力。
有些事比生死更有意义,比如,牺牲不会被忘却,比如,善良不会被辜负。我想,这也是电影想要表达的。每个人都会面临一些选择,有人理性,有人感性,有人平和,有人激烈,无论怎样,他们都向往和平,选择善良,相信会有更好的世界。END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