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陆勋《集异志》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庭院中的水仙花化身为美丽的女子,与古画中兰花变成的俊俏少年相恋,成就了一桩美好的姻缘……
《山*图轴》纸本设色傅抱石
不好意思,我的艺术造诣不够,效仿不来傅抱石的《山*》,描摹不出东方维纳斯。
我这里只有一幅“春光懒困倚微风”,更确切的说,是一幅大龄儿童的对春天的畅想(滞留在昨日儿童节的氛围中)。
野兔与水仙(局部)丙烯画花花许公子
青青原野上
一只眼睛滴溜圆的小灰兔
微风轻轻拂过
闻到一阵诱人的清香
寻到一片水仙花丛
野兔与水仙(局部)丙烯画花花许公子
硕大的花朵、喇叭状的花冠、温柔的花色
如痴如醉
满心满眼都是春天
可解可释可你捉不住她
野兔与水仙丙烯画花花许公子
关于画中的“水仙”:
以前快过年的时候,母亲会买上一只水仙球放在窗台影青色的敞口瓷盆内,浇上浅浅的清水,再搁上几粒色彩斑斓的鹅卵石,日日换水,不出个把月,亭亭玉立的凌波仙子就出现了。
中国水仙摄影:花花许公子
坐标:无锡·锡惠公园
时节:三月上旬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花如霓裳,叶似带翠,香味幽幽若芝兰,水仙花那淡雅素洁的模样可以保持很久。
中国水仙摄影:花花许公子
坐标:无锡·锡惠公园
时节:三月上旬
中国水仙摄影:花花许公子
坐标:无锡·锡惠公园
时节:三月上旬
古人赞颂水仙已有年历史,但始料未及的是,这种又名中国水仙的植物竟是唐朝传入的舶来品。这就显得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洋水仙的名字有点名不副实,分明水仙也是“洋货”呢。
洋水仙摄影:花花许公子
坐标:无锡·梅园
时节:三月下旬
洋水仙摄影:花花许公子
坐标:无锡·梅园
时节:三月下旬
水仙(又名中国水仙)和洋水仙(又名*水仙),同为石蒜科水仙属,一个开于冬春之际,一个盛放在整个春季,花型极为相似。但洋水仙因花朵更大、花色艳丽而繁复,而更“吃香”。
洋水仙摄影:花花许公子
坐标:无锡·梅园
时节:三月下旬
洋水仙摄影:花花许公子
坐标:无锡·梅园
时节:三月下旬
曾经在川藏线上见过一种很像*水仙的植物,名叫绿绒蒿,据说还有蓝色的品种,落过雨带着水珠特别惊艳。
绿绒蒿摄影:花花许公子
坐标:川藏线·折多山垭口
时节:六月下旬
AlbumVanEeden《POLYANTHUSNARCISSUS》
四季花历
(点击花名进行翻牌更新中)
春:红叶李结香二月兰
辛夷迎春贴梗海棠
紫堇垂丝海棠连翘
桃花珍珠绣线菊茶花
虞美人樱花飞燕草
婆婆纳鸭跖草
秋:秋海棠茶梅
花花许公子喜欢无需打赏,点个在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