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秋月正圆,ldquo石湖串月rd
TUhjnbcbe - 2022/2/21 13:48:00
在苏州人的传统里,中秋佳节要做两件大事,一件是“食”,要品苏式月饼,吃桂花糖芋艿,尝鸡头米。另一件是“游”,举家来观赏石湖串月,赏月走月。中秋佳节,行春桥畔月已圆,“石湖串月”如约而至……

行春桥下月影如串

题图的这首诗是作家周瘦鹃年在石湖观“串月”时,发出了此感慨。行春桥下,水波荡漾,出行方式的改变让万船不复踪影,而那九孔月影依旧……“石湖串月”是与平湖秋月、卢沟晓月、三潭印月齐名的四大赏月胜地之一。中秋时节的苏州有游石湖之俗,每逢农历八月十八,苏城百姓扶老携幼至行春桥畔观景,石湖的行春桥跨孔九环,传说满月西偏之时,水影中每孔均现一月影,九影成串,形成“石湖串月”胜景。九孔叠影,风光霁月,月色石湖与湖面上楞伽寺塔的倒影相互辉映,成为金秋时节姑苏城内的重要一景,有山有水,有塔有桥,岂不妙哉!当然,“串月”景观需要天、地、时巧妙结合,且显现于刹那间,很难捕捉……但对“石湖串月”的热情,早已根植于苏州人的心中。不妨来碰一碰运气,即使看不到九孔连环的奇景,也能邂逅水月相融影相随的美景。毕竟,水中九月,天上一月,十月呼应,圆满吉祥,十全十美。

上方山祈福正热闹

平日的石湖一碧万顷,淡磨明镜,从八月中旬开始,这里就变得光影声色、热闹红火。古时的串月习俗延续至今,让“石湖串月”成为了吴地的传统风俗,不只在八月十八的那个晚上……

上方山祈福,亦是“石湖串月”的重要主题之一。

如果这时候来,能看到不少日常生活中或许已经“消失”的江南元素。年迈的阿婆身着水乡服饰,头上的小花让她仿佛青春依旧。阿姨们则喜欢艳丽,穿上统一的舞服,整齐地跳一支江南民间舞蹈。即使生活中苦乐参半,但节庆就要红红火火地过。最淳朴的,也最感人,那种生机勃勃的气息,来自民间,来自百姓,来自血脉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近半个月的日子里,旧时游船、灯船、拳船交织如梭,水面笙歌喧繁,岸边摊贩林立,热闹非凡,《清嘉录》与《吴郡岁华纪丽》均有详细记录。每年的中秋佳节前后,苏州及周边市、镇等大批群众自发组织来到上方山祈福,进行龙灯、舞狮、秧歌等传统民俗活动,延续庙会习俗,追忆往昔。

何以江南?这便是江南乡间最美的风情。

为响应“石湖串月”中秋祈福活动,苏州市植物园9月21-9月23日通宵开放,9月24日延长开放至22:00。

金秋美景花开华诞

秋风渐起,植物园内的色彩也丰富了起来,秋色宜人,不妨带着发现的眼睛,来植物园感受物候的变化,欣赏那多彩的秋,诸多美景等您挖掘。

紫薇树、樱花树下的石蒜已经开的热闹,远观为红色花海,似是一地璀璨烟花,近观则精巧奇异,让人想起晏殊“煌煌五枝灯,下有玉蟠螭”的绘写。秋季的当季花旦菊花也陆续绽开,点缀于景观之中,给人带来一丝醉人秋意。漫步山间还可看到栾树,已由*转红,满树的红色果实宛如一盏盏小灯笼,风过吹响,秋蕴声声。

江南的秋色,多情如月。贯穿九个月影的行春桥,既是望月桥,又是一座意义上的桥,它连接着古典和现代,连接着大众与文人,连接着城市和乡村。以江南文化为起点,用美,用诗意,用美好的祝福与希冀,连接到了更远的未来。来源:苏州市植物园文字:曹逸涵、徐航视频及图片:喜马拉雅北坡的鱼编辑发布:园林局融媒编辑室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秋月正圆,ldquo石湖串月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