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昨天做活动时,那张合影某些人一眼就看出了图片的亮点:我的脸已经黑的无与伦比,滔滔江水,不可收拾。但好在我早已有自知之明,黑就黑吧。没有我的黑,怎么衬托你的白
今天给大家分享其中一位同学的交流体会,他的名字叫“红红,哄哄,洪洪”。
以下文中插图为另外一位法学才女——木易晴所做、拍摄
●热爱,无需门槛●
文/洪洪
图/晴晴
雨后的深秋,和杜巍老师及其他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同学们一起去“野”了一回。早在活动之前,对老师及活动暗自憧憬揣测了几回,所幸,老师不拘一格的讲述方式,亲切温和的口吻,让原本应该严肃的科普变得轻松活泼,让久在樊笼的我们也变得与自然无比亲切,十分感谢老师刻意对照本宣科的回避,不仅愉快了这趟旅途,也让我们得以保持对植物这一邻域的热爱。
从鲲鹏广场出发,沿途经过情人坡,奥操,最终登上珞珈山,杜老师事无巨细的为我们讲述着沿途的植物,从武大校园里随处可见的二球悬铃木,到情人坡广布的曼珠沙华,至于不起眼的“杂草”海蚌含珠、野紫苏等,由于我们专业知识浅薄贫瘠,老师讲解时很少用到也没有要求我们掌握专业术语,而是用贴近生活的语气把与这些植物有关的历史、文化、风情娓娓道来,讲到凌霄花,不仅教我们如何用花萼的差异辨别中国凌霄与美国凌霄,而且用“奶茶吸管可以吸蜜吸到饱”的生动比喻解释了蜂鸟藤这一名称的由来。在讲到石蒜花的时候,也从花发散来鼓励我们做“有故事的人”;讲到紫茉莉,可爱到亲自戴上花做的挂坠;至于野柿子树,橡树,甚至鼓励我们跳出望闻问切(触摸)的方式,亲口尝一尝它们的味道...
凡此种种,若将此文作为一篇游记,我也十分愿意倾尽笔墨重现这趟探索之旅的详细。然而一上午的时间终究有限,专业的限制,植物世界不计其数的物种,网络时代信息的共享,我想,夸口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如何丰富是不现实且矫揉造作的(即使如此,仍要感谢老师的悉心讲解),反倒是老师话语中表达出的思想,足以让我们得以启迪并受用。
在我们休息并讲述自己的故事时,老师曾说过:没有一种植物是杂草,上帝创造每一种植物都是为了治愈一种疾病,当一种植物灭绝,也就意味着一种疾病会成为不治之症。其实,即使抛开医学的目光,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去认为没有一种植物是杂草。植物是为自己与自然而立于天地间,反而是我们以可供利用的价值为标准,将植物强行分为三六九等,这种世俗的评判标准,,也让我们为植物附加名不副实的传闻或急功近利地利用植物导致生态失衡物种灭绝。而老师也反复推荐我们业余爱好者“一点点”的想法,大意也不外乎我们早已熟知的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的了解与学习,结果即使不那么惊天动地,也会是生命里足以感动自己的回忆。
行笔至此,似乎有些离题,让我深有感触的,其实是老师在讲解时一句无心的吐槽:我们没有必要记住这些植物的界门纲目科属种,那是他们“蹭饭吃”才需要的。在参与活动之前,我对植物的认识十分浅,仅靠一些书刊(《本草纲目》、《药用植物图鉴》、《博物》)、影视(《本草中国》等)及零零散散的碎片化阅读中粗略地认识一些品种,然而越探索越觉自己孤陋寡闻,一边赞叹自然的伟大神奇,一边也为自己的眼界浅短而羞愧,甚至想到专业无关,耗费大量精力也难取得有用回报遑论任何造诣,最后也渐渐放弃探索认识庞多物种的想法,只将其作为植物学家、博物学家等的本职,直至听到老师这句无心的话才如梦初醒,热爱,本身不需要什么门槛,如此看来,之前的种种顾虑,竟是自己加诸自己的桎梏,也许我们尽力求索,仍难以达到专业人士基本认知水平;也许,我们经历反复的遗忘学习遗忘学习,根本就难以清楚地说出一种平凡的植物该分类何处,作用如何。但,寻觅与追寻自己喜爱的东西,本就无需过多的理由,更不需要制定那么多吓退自己的门槛。
大概久未执笔,颇有感触的野游也表述得多处言不及义,甚至言过其实,最后愿以对老师带着我们这些无知又麻烦的孩子欢快的野了一回的衷心感谢作结吧。
洪洪,